他狐疑地又看了看她,围着她来回转了一圈。
不知想到什么,眼睛在下一瞬突然变得亮晶晶的,像是一条看着吃食的犬,盯得她浑身一抖:
“你、你认不认识季融?!”
她挑了挑眉。
众人听见这个名字又是一阵安静,然后哗然一片。
还有人不知发生了什么,听这边说的话只一个劲儿地钻来凑热闹。
周围人被挤得又是好一阵喧闹,乱得季融青筋直跳。
“不认识。”
她面无表情,那男子眉毛一下就耷拉下来了,像被霜打了的茄子。
健硕的双肩也塌了一块,和刚才气汹汹的样子仿佛不是一个人。
组织点卯的吏部官员也看到这边了,大声让众人不要聚集,按队列名册依次排好入内。
季融趁着时机压低帷帽,进了宫内。
六部官署在宫中永兴门街的东侧,低矮的宫阁连成一片,进来就能看到吏部。
她拿出腰牌示意,小吏一弯腰带她走了一段。
她从侧门迈入后还愣了一下。
入目是大而宽敞的院落,被人为划成左中右三路,浩荡的长队分别自正门进入。
门口设有验查名籍介信的桌案,左侧走六至七品,右侧走七品以下,中间则是六至五品的中央及地方武官。
左右二路各进入两个侧殿,殿中按五铨的规格,分别坐镇吏、兵、礼、御史台官员,以及一名武将。
除却籍贯、师生回避的,按身、言、武、绩四类进行评判,遇犹疑不决或牵扯诸多的,抄录上报铨选主殿,由主监选官定夺。
声势浩大,秩序井然。
举朝上下,不参宿卫、不蕃上的五品下武官聚集于此。
有操着青州方言的,有面色黝黑说不出几句官话的,还有皮相细嫩,心宽体胖的京官。
主殿门口有二三穿着布袍的人,小吏说这是前些时日未有铨选完的地方文官,由东西二殿呈报上来,请求上级决断的。
季融颔首,自后侧踏入了殿中。
“。。。按你所说,富县此次本应上报缺三余名县官,如今却只报了一人?”
殿中跪坐着一人,袖袍高举,面容严肃,上座右侧的吏部侍郎举着册子发问。
崔致坐在诸座正中,紫衣乌冠,面如冠玉,右手执着一根细毫笔。
闻言示意他起身,赐了座。
“是,大人。下官此前任江州盐山县主簿,从前一起参加科举时的好友在颍州富县担任县官。”
说话之人名叫朱岫,谈到好友,他目中难掩痛色:
“下官的那位好友叫马尧平,字元康,我们赴京参加春闱时相识。虽都落了榜,但因志趣相投,结为了至交好友。”
“后来被分任至几个县中教书,前几年铨选,我们又被调去做了富县和盐山县的县官,然后山高水远,便再未相见过,平日只靠书信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