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住首楞严三昧 > 第十一讲(第1页)

第十一讲(第1页)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二十四页,“癸二、正示二本”。我们每一个人修学佛法,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我们希望能够离开痛苦而获得安乐,从离苦得乐的一种心愿来推动我们去修学佛法。离苦得乐这样的一个因素,在佛法当中是由两种因缘所决定的:第一个是外在的因缘,第二个是内在的因缘。所谓的外在因缘,就是我们说的外在的环境。比如说你今天会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你会遇到什么人,会碰到什么事情。这种外在的人事,佛法的思想认为是由业力所创造的。所以外在的因缘产生的痛苦跟快乐,这是我们很难改变的。我讲实在话,外境我们改变不了的,因为这牵涉到过去的业力。所以古人说: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你作不了主的。如果我们花很多时间去改变外在的环境,其实是浪费时间,因为没有什么效果。所以外在的因素是改变不了的。对外在的因素佛教告诉我们只有两个字,就是“认命”。第二个因素就是内在的因素,你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就是你内在的思想,或者说内在的智慧。这个是整个佛法修学的关键,离苦得乐的关键。因为这个地方是我们自己可以作主的。本经中佛陀的开示告诉我们,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你有两种选择:第一,你选择向外攀缘,心随境转。你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你对外境产生坚定的执着。我们讲心有所住,你的心住在外境上。那么这种攀缘的结果会产生两种过失:一、产生痛苦。我们看一个喜欢攀缘的人,就是做什么事喜欢情感化的人,他的痛苦特别多,因为外境是变化的;二、他的生命当中很容易产生罪业——这种人容易造罪。所以,经常习惯用攀缘心的人,我们就可以知道他这一生当中,第一个,痛苦很多;第二个,他今生可能造了不少罪业。第二,我们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我们开始训练自己回光返照,观照我们这一念清净的本性。回光返照的结果也会产生两种的情况:一,这种人生命当中安乐的时间多,自在的时间多;二、这个人在一生当中容易创造功德。所以我们今天的重点,不是去改变外在的环境,而是要改造我们的心念,改造我们的想法。这就是真实的离苦得乐。【第十一讲图一】本经当中讲到两种根本,我们看《讲义》,正示二本。佛陀把我们一念心开出二本,一心具足二本:一个是杂染生死的根本,第二个是清净涅盘的根本。我们看经文内容的讲述。请合掌: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这个地方先指出三种人的过失。首先我们看凡夫的过失:“佛告阿难。”前面佛陀讲了七处破妄的经文以后,正式要开显真心的时候,佛陀放光现瑞,从六根门头放出光明,来表示妄想即将破坏,真性即将开显。所以前面是以一种放光现瑞的方式来表法,以下佛陀就正式说法。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从无始以来,一切的凡夫众生的生死归纳起来只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种种颠倒”。这个就是惑业苦的“惑”。颠倒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迷惑了,迷惑了就是颠倒。这个迷惑就是我们对真如本性产生了迷惑,迷真起妄。也就是说我们这一念心真如不守自性,我们没有真实地安住在我们清净的本性,我们一念妄动,向外攀缘。我们习惯性认为向外攀缘是对我们有好处的,其实错误了,我们产生错误认知,其实向内安住对我们才是有利的。所以我们产生一种错误的认知,这个就是颠倒。而向外攀缘的结果,就是产生了烦恼,贪瞋痴的烦恼。所以这个“种种颠倒”就是一种贪瞋痴的烦恼。这是一种情况。第二个,业种。烦恼的活动久了以后,就推动我们的身业口业去造罪,就有杀盗淫妄的罪业。这个业就会有业力,这就是业种。第三个,自然。业力会招感三涂的果报,刀山油锅的果报。这个就是自然。我们每一个众生基本上就是惑、业、苦的一种相续,这种情况讲一个譬喻叫恶叉聚,这个是印度的一种水果的名称。这种水果它不生则已,生则同时生三颗,惑、业、苦。表示我们造恶凡夫,由于迷惑、造业最后受苦,而产生的一种相续的情况。第二个,我们先看外道之过。“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前面讲的是造恶凡夫,这个地方是修善的凡夫。他也能够依止外道的法门,来做一些所谓的布施、持戒、忍辱的善法。依止善法,因为内心的想法不同,而产生了诸天的果报,乃至于变成魔王或者魔王的眷属。其实造善造恶都是攀缘心,只是他们所攀缘的境不同。前面的造恶凡夫他所攀缘的境,是五欲的境界,一种杀盗淫妄的境界。这个地方他所攀缘的是一个善法,一种布施的境,持戒的境,忍辱的境。但是他在攀缘这个境的时候,产生追求人天福报,或者追求人天感应神通的想法,所以变成了外道跟魔眷属。其实他的本质都是攀缘,只是所缘境不同。,!我们再看第三个,二乘之过。“诸修行人”,就是指的发了出离心,修习四谛、十二因缘的这些修行人。他们基本上都希望能够成就无上菩提,成就圆满的佛果。但是因为他的心是向外攀缘的,结果在成佛之道当中产生了偏差,产生了歧路,而变成了声闻缘觉。前面的两种凡夫造善造恶是攀缘有相的境,包括杂染的境跟善法的境。这个地方的二乘人所攀缘的是无相的真理,他攀缘一种我空的真理。他向外攀缘我空的涅盘,结果也丧失了万德庄严的无上菩提。总而言之,这三种人的过失,都是以攀缘心来修行,结果都得不到佛陀的真实功德。所以他说,“皆由不知二种根本”,就是你在修行之前,你根本不知道我们这一念心具足了生死、涅盘两种根本,所以错乱地依止生灭的妄想来修学。这种情况就好像你拿沙去煮,想要煮成美好的食物,纵然经过尘点劫的时间,沙还是沙,顶多变成热沙。你去煮一辈子,它永远不能吃。因为它的本质是沙,不可能变成美好食物。所以说我们今天因为错乱的用心,即便你做了很大的加行,但是因为你本质是一个虚妄,所以我们得不到真实的功德。那么什么是真实的功德呢?我们看下一段: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二者,无始菩提涅盘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这个地方讲出两种根本。我们这一念心开出二本,第一个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我们现在一切众生依止攀缘心,就是我们的心跟外在的人事因缘接触的时候,我们选择向外去攀缘,以攀缘心来当作自己内心的自体。我们说的认贼作子,把它当作生命的自体——这个就是我的心!说,你的个性是什么?我的个性就是喜欢向外攀缘,这没办法改变的。依止攀缘心为自性,这个就是生死痛苦的根本。第二个是无始劫来跟菩提、涅盘相应的清净本性。清净本性就是我们这一念的识精。这个识精是整个八识的精明之体。蕅益大师说这个识精就是八识的自证分、自体分,就是我们心跟外境接触,念头还没有动,还没有能所的时候,那种最精明的自体。而这样的精明自体,是本来清净、本来光明的。但是当我们这一念心一动以后,“能生诸缘”,就产生了一种能所的对立,有了能念的心跟所念的境,唯识学上说,产生了见相二分,这个是能生诸缘。当我们能念的心去攀缘所缘的境的时候,就遗失了我们清净的本性。所以说清净的本性是不能够妄动的,一动就产生能所,就产生对立,就产生攀缘。所以说当你心跟境活动的时候,你一念不生,那个就是菩提涅盘的清净本性。因为我们众生长久以来,遗失了这样的一种清净光明的本性,虽然整天地修学、整天地拜佛,但是因为不能回光返照,所以“枉入诸趣”。蕅益大师在“枉入诸趣”这个地方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他说我们六道轮回是冤枉的,其实我们是可以作选择的。因为我们的心向外攀缘了,才有六道轮回。换句话说,我们自心清净,本来是没有六道轮回的。六道轮回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因为本性没有六道轮回。一念妄动,向外攀缘,造作罪业,就出现了六道轮回。所以这是非常冤枉的,本来没有,我们自己把它捏造出来。这一段的经文讲到根本问题。我们一般人修习佛法不太重视根本,尤其初学者。你看他一出家就想要一天拜多少拜佛,念多少声佛号,要诵几部经典。当然这个都很好,但是如果我们忽略了根本,最后的结果就不是我们要的结果。所以本经后面会讲到“因地不真,果招纡曲”,就是说你因地拿沙去煮,你煮了一辈子,结果还是沙。《印光大师文钞》讲到一个公案,说有一个人他每天拜佛,很用功,念佛也念了很多,但是他越拜佛、越念佛,脾气越大。他不知道怎么办,就问印光大师。印光大师说,你这一念心没有调好,你这一念心都是向外攀缘啊。你用攀缘心来念佛,用攀缘心来拜佛啊。他说,你小心啊!你来生不是求生到净土,你来生变成阿修罗法界。我们这一念心是个根本。你是一个葡萄的种子,它终究是成就葡萄的;你是一个苹果的种子,它最后一定变成苹果。你的加行只是加快它的速度而已,顶多你在阿修罗当中,你是一个大福报的阿修罗。你的拜佛念佛,变成一个大福报的阿修罗,但是你阿修罗的本质没有改变。我希望大家要抓到你的根本。每一件事情都有根本。你看你要煮饭,饭的根本是什么?你要拿米啊,米是饭的根本。成佛也有成佛的根本,你要找到你那个不生不灭的本性。如果你今天没有掌握成佛的根本,你怎么修行都不可能成佛,因为你根本上就错了。所以说你看,我们从前面一路走来,阿难尊者问佛陀成佛的法门,佛陀到这个地方什么法门都还没讲。为什么?先要找到你的根本!如果你第一步错了你后面就错了,后面修行都没有用。所以古人讲,修行最怕一开始错用心。无始劫来错用心,那就完了,你后面的加行都没有用。你本身是一种瞋心的个性,用功下去瞋心越大,阿修罗法界;你是贪心的个性,用功下去,变成魔王魔眷属。所以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就是你要先掌握根本——什么是成佛的根本,什么是生死的根本。这里把两种根本的过失相跟功德相标出来。但是,什么是常住真心,什么是攀缘心,它的相貌还没讲出来,只讲到它的过失跟功德:一个是产生生死,一个产生菩提涅盘。先把它的功德跟过失标出来。,!辛二、委示心体不同妄执。分四:壬一、重斥妄计非心。壬二、正示真心有体。壬三、委明分别无性。壬四、总斥从来误执。下一段就正式说明这两种心的差别的相貌。“委示”就是详细地说明,说明我们这一念真实的心性是有它的体性的,不同我们心中的妄想,是没有自体的。把真心跟妄心作简别:真心是有体的,妄心是没有自体的。这地方有四段:重斥妄计非心,正示真心有体,委明分别无性,总斥从来误执。壬一、重斥妄计非【第十一图二】我们看第一段,重斥妄计非心。“重”就是再一次。前面七处破妄,已经把这个妄心破了,但是佛陀在显真心之前,来作一个总结,再一次地告诉阿难尊者:我们心中的妄想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不是我们的真实心性,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把这个观念再讲一次。好,我们看经文:「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曜我心目。」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这个地方佛陀有一段问答。先是“征见”,征问见的功能。佛陀问阿难尊者说,你现在要知道整个大乘的止观法门,为什么呢?因为你告诉我,你希望能够出离生死的轮回,希望成就无上菩提。那么我今天再问你一次。诸位要知道,这个地方有一层深意。佛陀前面七次的破妄,这个地方再问一次。我们后面再加以说明,为什么要再问。佛陀在问之前,把他的金色手臂伸展开来。因为佛陀的全身都是紫金光色,他的手臂也是一种金色臂。伸展手臂以后,他弯曲自己的五指,变成一个拳头的相状,把这个拳头的相状指给阿难尊者说:你现在看到我的拳头吗?阿难尊者说:我已经看到了。佛陀借拳头这个外境,来启动阿难尊者的见的功能,从见当中,希望他能够产生回光返照。这是佛陀问阿难尊者的目的。我们看阿难尊者他怎么回答。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曜我心目。佛陀说:你刚刚见到了什么呢?先问他所见的境。回答说:我看到佛陀举起手臂,弯曲成一个光明的拳头。这个拳头照耀我的内心,也照耀我的眼睛——“曜我心目”。阿难尊者如实地把他所见所想表达出来。佛陀再加以追问,说:“汝将谁见?”佛陀的问题不是问他所见,是问他能见的是谁——念佛是谁?阿难尊者说:我跟整个与会的大众,都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见。从这一段经文当中可以看得出来,佛陀对于阿难尊者的回答并不满意,阿难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佛陀问他说:“汝何所见?”一开始阿难尊者执着外境,说:我看到拳头。佛陀再追问说:那你用什么见呢?他说:我用眼睛去见。这个时候佛陀还是不满意,所以佛陀再加以追问。佛陀一定要找到他的问题点——要治病之前,先把病源抓出来。我们再看佛陀怎么去追问阿难尊者。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曜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曜。」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这个地方,佛陀就着阿难尊者的回答来加以征问他心的所在。佛告阿难,你回答我说,我如来弯曲我的手指而现出一个光明的拳头,而这个光明的拳头照耀你的心目。你说你用眼睛见到,那么到底你用什么样的心来加以感受,用什么样的心来加以想象呢?你产生什么样的心跟想象呢?用什么来想象、用什么来感受我这个光明的拳头?我们常说,你在念佛,那么念佛是谁呢?你是用什么东西来感受弥陀的功德,来感受这个无量光无量寿呢?当然你不是用嘴巴,用的是那一念心。那么心在哪里呢?就问这个问题。阿难言:如来现今征心所在”,您现在问我的心的处所啊,我现在以这一念心来推穷寻逐。他说:什么是我的心呢?就是我这一念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我跟如来的光明拳头接触的时候,我会产生两种功能:第一个,会产生寻逐。寻逐就是对于已经出现的境的思惟,包括过去跟现在。我们看到这个拳头——这个拳头真的是非常的美妙,充满了光明!这是就着眼前的境的思惟。第二个,推穷,则是对着未来的因缘。诶,我哪一天也像佛陀一样,能够现出光明拳那该有多好。这个推穷是就着未来。当我这念心去接触拳头的时候,产生寻逐现在、推穷未来的想法,而这样的一个推穷寻逐的想法,这个就是我的心。我就是用这一念心来看到佛陀的拳头,我也用我这一念心来出家,用我这一念心来拜佛念佛的。,!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这个时候,佛陀对阿难尊者产生严厉的诃责:这不是你真实的心。我想这段经文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点是征心的问题。古德说,在整个七处破妄、十番显见当中,佛陀有两次征心:第一次是在七处破妄之前。在破妄之前,佛陀问阿难尊者说:你的心在哪里?你说你今天用这一念心缘我的三十二相而出家,那么你这一念心在哪里?阿难尊者讲了七个处所,都被佛陀破斥。所以在破妄之前佛陀第一次征心。第二个,就是佛陀即将开显真心之前,在十番显见之前,佛陀又再一次征心。第二点,古德说,佛陀为什么经常会用征问的方式来回答?这个地方的目的,就是要阿难尊者从问题当中自己产生回光返照。为什么一个人要自己回光返照?我们可以这样讲,一个人的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自己愿意改变。其实你自己不回光返照,别人骂你没有用,打你也没有用,定很多规矩完全没有用。我自己办佛学院办了十八年,我觉得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他自己真的想改变,否则你只有等待时机。你规矩定得再多,他顶多不犯错,但是他不会改变。他不犯错,但他问题还在里面。一个人真正改变,是他自己回光返照,观察他的妄想是不真实的。我为什么一定要根据我的妄想去痛苦?其实我可以创造更好的生命,我有更好的选择。他那个时候的觉悟,他的整个修行是主动积极的,自己愿意拜佛。当然我不是说要大家马上改变,但是有一天,你主动地告诉自己:我愿意去拜佛,我愿意去皈依阿弥陀佛,我愿意去念佛——你真实地从发心当中想要去用功的时候,你是真的改变了。所以佛陀在开显真心之前,都是用问的方式,就是要他直下地回光返照。但是阿难尊者身为一个当机众,他必须要示现一个凡夫相。所以他说:诶,我这一念心还是推穷寻逐,这就是我的心。感觉上他还是在向外境攀缘,没有真正地回光返照。所以佛陀在经典当中很难得用一种严厉的口气:咄!这个是佛陀用语当中最严厉的口吻。他是很严厉地诃责:这不是你的真心!我前面已经七处跟你破妄过了,你还认为这是你的心。到这个地方等于是把前面的破妄作一个总结了。下面就把妄想的相貌详细地说出来。我们看经文: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阿难尊者说他的这一念心是能够思惟,能够作种种的推度。佛陀说:这不是你的心!这个时候阿难的心情非常的惊怖,赶快从座位上站起来,合掌起立来白告佛陀,说:这不是我真实的心,那么这个是什么呢?当时阿难尊者的心境,他的想法是说,我当初发心出家,就是用这一念心出家的。我看到佛陀三十二相才启动我出家的心,乃至于我后来去攀缘佛陀的戒法,去持戒,也是用这一念心。假设佛陀您说这一念心不是我的真实的心,那我不是一个断灭吗?那我不是一个没有心的人?我以后怎么成佛呢?所以他心中的恐怖不安是可以理解的。他恐怖到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请示佛陀说:那到底这是什么呢?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我们看前面的经文,佛陀七处破妄,阿难尊者说我的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佛陀只是说:不是这个不是那个、不是这个不是那个……,那么到底是什么?佛陀都没讲。佛陀到这个地方之前,都没有把妄想的相貌,所谓攀缘心的相貌,明白地标出来。到这个地方才把攀缘心的相貌标出来——所谓的“前尘虚妄相想”。这一句话我们从三段来加以说明,分成三段:第一个是“前尘”。前尘就是外在的五尘。我们过去的业力,所谓的众生的共业,把外在的色声香味触这五尘创造出来。比如说我们今天生长在台湾,我们有台湾的天空、台湾的山河大地、台湾的房子。这个就是前尘,就是过去我们大家的共业,把台湾的环境创造出来。这个五尘现在我们的眼前。第二个是“虚妄相”。我们个人的业力,就是别业。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去接触五尘的时候,我们心中又出现一个我们自己受用的影像,这个就是个人的业力。比如说我们今天,我们大家吃同样的饭菜,那么这个饭菜叫作前尘,但是每一个人去看饭菜的时候,其实相状不一样。经典上说,福报大的人看他的饭菜特别的美妙,十个人看这个饭菜,福报大的人他看到的饭菜比一般人更加的漂亮、更加的好吃,共业中有别业。当外境出现在每一人心中所显现的影像叫作虚妄相,这是个人的业力显现出来的。第三个是“想”。然后我们根据这个虚妄相,产生很多很多的想象。比如说我们产生一个正面的想象:这是一个美好的东西,我们产生追求,产生贪爱。如果我们产生一个负面的想象,就产生瞋恚的烦恼,希望远离。总而言之,这个想法是由外境的带动产生的。如果没有外境,这个想法就没有了。因为有前尘才有你心中的虚妄相,你才产生这样的想法,所以这个叫攀缘心。当你一个念头生起来的时候,这个念头是外境的刺激产生的,这种一时的情绪,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攀缘心。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攀缘心的过失在于它会迷惑我们的真性。由于我们无始劫来都是把攀缘心——这个会破坏我们真性功德的贼,当作自己的儿子,而一天到晚跟它在一起,结果失去了我们自己的父亲——失去了我们的常住真心,所以就冤枉地受到了生死轮回的痛苦。妄想的作用,在《楞严经》的后面说,它是局部的。你跟不同的境接触,产生不同的想法。有人赞叹你说:诶,你这个人很好。你从“你这个人很好”这几个字,产生一个想法。有人说:你这个人不好。你从外境当中又产生一个想法。所以妄想是局部的刺激产生的一个想法。这样有什么缺点呢?我们经常用这样的思想来过活,以这个当作我们生命的自体,有什么缺点?它的缺点,佛陀用一个譬喻,说有一个大海,这个大海被风一吹,产生一个水泡;一个愚痴的人,他大海都不要,他只要这个水泡。这个水泡是一时的风吹,碰到石头,产生一个生灭的水泡。但是这个水泡一起来,它随后又消失掉了。所以当我们习惯性地一直要以我们的攀缘心当作我们真心的时候,第一个,我们永远活在生灭法当中。因为境一变化,这个心就跟着变化。第二个,我们因为依止这个攀缘心,我们失掉了更多的大海。其实我们忽略了整个真如本性无量的功德,而追求一个小水泡。因小失大啊。这个就是整个攀缘心的相貌,就是“前尘虚妄相想”。佛陀一再地逼问,终于把阿难尊者心中的病源给逼出来了,逼出来就有办法对治了。佛陀后面会开十帖的药,来破除前尘虚妄相想。到这个地方为止,等于是佛陀七处破妄的一个总结。后面是为开显真心来作布局。壬二、正示真心有体【第十一讲图三】好,我们看下一段,“壬二、正示真心有体”。我们看经文:阿难白佛言:世尊!我佛宠弟,心爱佛故,令我出家。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发大勇猛,行诸一切难行法事,皆用此心。这一段,是说明阿难尊者心中惊怖而请求佛陀的开示。阿难尊者长久以来的心,都是根据这个前尘虚妄相想。就是他这一念心是攀缘外境才会产生一定的反应,如果外境没有刺激他,他是不会反应的。他习惯性是从外境来带动他的心。突然间佛陀说:咄!阿难尊者,此非汝心。这个时候他心中产生很大的害怕,他把他害怕的心情表达出来。阿难尊者白告佛陀说:佛陀啊,我是佛陀的八个堂兄弟当中最小的一个,八王子中最小的。我当初出家,是因为爱着佛陀美妙的三十二相,还有佛陀殊胜光明的形体。我因为攀缘这样一个殊胜的相貌,才下定决心,舍弃世俗的深重五欲,跟佛陀出家。换句话说,佛陀,我当初发心,是用这一念心来发心的,我是攀缘佛陀的殊胜相好出家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出家以后自利的功德,“我心何独供养如来,乃至遍历恒沙国土,承事诸佛及善知识”——我出家以后,我也非常用功啊,我也是用这一念攀缘的心,来做佛陀的侍者,来把佛陀的整个生活照顾得很好。也因为这一念心来好好持戒,乃至于未来有一天——这个地方开始推度,前面是讲现在,这讲未来——有一天,我阿难尊者的功德圆满的时候,我也可以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一样,到十方世界。你看普贤菩萨:普贤行愿威神力,普现一切如来前。一身复现刹尘身,一一遍礼刹尘佛。我可以像普贤菩萨现出无量的身心世界,来供养无量的诸佛,来承事无量的善知识。也是用这一念心来亲近十方诸佛,承事善知识啊。我用这一念心,现在供养如来;我也用这一念攀缘的心,来供养十方诸佛。这个是讲上求佛道。:()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