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狗小说网

乐狗小说网>汉末大司马是什么官职 > 第47章 朝中争执(第1页)

第47章 朝中争执(第1页)

“尔等出塞了?”众人刚刚返回到雁门关关隘之下,那雁门关内的百夫长便站在城墙之上,开口问道。“若是不解这围困之疾,关内又能撑的过几日。”听的对方开口,梁广先是没有任何回应,一直等到关隘开启,走入城内,梁广才看向走在他身旁的百夫长开口答道。“你!你可知道你此举乃是大错特错!”百夫长怒视梁广,虽然不好道破他也看出梁广身份的事实,但言语之中却已经有了指责之意。眼见梁广不语,那百夫长继续说道:“杀退那柯最阙便是好事?若是檀石槐领兵亲至,就凭借着关内之人谁能挡得住?”“那檀石槐不来也就罢了,若是来了,拿了他的头颅换军功便是,怎么,并州男儿身居边关之地,没被这并州风沙养出一身英雄气概,反而竟是被那鲜卑蛮夷吓破了胆子?”梁广未曾开口,但另一人却笑问道。那百夫长闻言一怒,但是看向那开口之人又确实长相英武,身材健硕颇为不凡,于是乎气势又低了几分,看向孙坚,开口问道:“阁下又是何人?”“吴郡司马,应臧公相邀前来相助边关战事。”孙坚看向那百夫长,冷声说道。以他的性格对于这些人自是不耻。司马一职,领千石,虽然其官衔乃是在吴郡,但作为臧旻相邀之人,自然也比他一个区区百夫长位置高了许多。“见过将军。”百夫长无奈,面向孙坚行了一礼。“倒也不必如此,尔等镇守边关,当是我军中之人的楷模,区区一次战败又有何惧,来日我大汉铁骑定有踏平鲜卑王庭之日。”眼见对方行礼摆明态度孙坚也不纠缠,立刻开口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孙坚态度转化之快让梁广侧目,就礼贤下士和态度之上,梁广知道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他此刻方才得知三国之中的水有多深,便是后世记录一贯浓眉大眼,率真爽朗的孙坚都绝非刻板印象之中那般简单。入夜,孙坚更是直言自己让所有人都前去歇息,自己一人在城池之上值守便是,当下便让许多人格外感动。梁广此刻,只觉得自己需要成长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至少在和孙坚的相比之上,自己是落了下风。这些举动梁广也不是不能去做,只是在孙坚率先说出口之后梁广在做,难免就有些拾人牙慧的愚蠢了。之后的几日塞外一片宁静,仿佛鲜卑人真的放弃了大规模的进攻,开始享受此番大胜所获取的胜利果实了。但作为和檀石槐打过多年交道的雁门郡太守,郭缊却反而觉得这是一场暴风雨之前的宁静,对此,他不但书信向朝廷求援,甚至连续几日都前往雁门关上探寻情况。而郭缊的几次出现倒是也帮了梁广不少,至少在身份之上,梁广稍微有了些许底气。之前他想方设法拿到的兵权也依旧保持在了自己的手中。而雒阳城内随着臧旻和田晏纷纷被送回了雒阳,属于宦官和党人的争斗便再度拉开了序幕。党人们将塞外的大败全部归咎在了田晏和夏育身上,其中段颎识人不明也是被重点弹劾的对象。他们都明白想要通过这场大败扳倒王甫和曹节是极其艰难的,但他们绝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斩断宦官们的爪牙。而宦官们此刻也在朝堂之上利用附庸他们的官员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塞外大败,并非是战之罪,其中最应该承担责任的非战而是人,毕竟,所有人当中,臧旻是一个落败的,而且也是最先回到大汉境内的,相比起臧旻,夏育此刻尚且未归而且生死未知。就此双方就着自己的观点争论不休。从用人到开战,从决断到了个人,甚至就连此战之前的那场日食都再度被提了出来。为此,汉灵帝刘宏就这般看着双方争论不休,迟迟未曾表态。这一切,直到一场地龙翻身,这番争执,再度达到了顶峰。灵帝熹平六年十月,雒阳之地,地龙翻身,房屋官寺倒塌者不计其数,人员伤亡过百,哀嚎畏惧之人不在少数。仅仅一年时间,先是日食又是地龙翻身,对于迷信于天象的汉朝人来说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事了。恰逢此刻朝中党人势力又占据上风,于是宦官势力乘此机会大规模的上书,直言此战非战之罪,矛头直指臧旻,除了臧旻之外,朝中士人大多受到弹劾,首当其冲的便是司空陈球。陈球其人字伯真。下邳郡淮浦县(今江苏涟水西)人。东汉时期大臣,广汉太守陈亹之子。陈球出身世宦之家,少时博览儒学,熟悉法令,先被举为孝廉,历任郎中、尚书符节郎、繁阳县令等职,为政有能名。后受太尉杨秉举荐,任零陵太守,平李研、朱盖叛乱。此后接连任魏郡太守、将作大匠、南阳太守、廷尉等职,于熹平元年(172年)联合太尉李咸据理力争,使窦太后得以与汉桓帝合葬。也正是因为此事,陈球恶了宦官一系,再加上他本身中正,乃是士人领袖之一,所以因为此事更是被曹节王甫等大宦官不喜。,!熹平六年(177年),陈球辗转多年方才升任司空。可此刻却因为这一场地震,而被策免,丢了自己花了多年方才坐上的位置。朝中士人本还想靠着地震做些文章,但在陈球的要求之下只得作罢。至此,所有人都以为朝中之事算是盖棺定论,此战之罪几乎要被臧旻承担,天象过失则由陈球承担。可谁曾想到,不过就在数月之后,灵帝为了避免去年的灾害继续于是便改年号为光和,而在光和一年尚书台之内又出现了真正震惊世人的灾异。东汉时期尚书台的权力可谓是在汉朝冠绝一时。他起因来源于光武帝刘秀,刘秀鉴于西汉末年大权旁落于贵戚大臣,所以竭力把权力集中于君主,凡机密之事全部交给尚书,以此制约三公。因而加重了尚书的职权。因尚书的官署在宫禁内而称为台阁,故有尚书台之称。东汉尚书台之内有尚书令一人,秩千石。若以公为之,则增秩二千石,仪礼亦加。尚书仆射一人,秩六百石。职署尚书事,尚书令不在,则代行处理公务。尚书左、右丞各一人,秩四百石,掌录文书期会,佐令、仆治事。六曹尚书,秩各六百石。三公曹,掌管年终对州郡官吏的考绩;吏部曹,掌管选举和祭祀;民曹,掌管一切有关修建和盐池苑囿的管理;客曹,掌管护驾边疆少数民族朝贺事务;二千石曹,掌管司法诉讼事务;中都官曹,掌管水、火、盗贼等治安工作。尚书侍郎36人,秩四百石,每曹6人,职掌文书起草。尚书令史18人,秩二百石,每曹3人,主书。尚书台内重人,虽然俸禄不高,但却权力极大,既出诏令,又出政令;朝臣选举,由尚书台主管;还拥有纠察、举劾、典案百官之权;参预国家重大政事的谋议、决策,对朝政有着重大影响。这样位卑权重,尚书台内大多重要职位皆由皇帝亲任干练之士充任,便于控制,发挥效率高。东汉和帝以后,多幼君弱主,实权常被外戚、宦官所掌握。尽管三公要听命于尚书,但尚书又往往被实权更大的外戚、宦官所左右。所以尚书台的存在可以说算是导致汉末乱象的最大原因之一。:()汉末大司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