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头疼,我又刷到他们王储和官员的确诊信息,还是一定要去开幕式的,说是四级泡泡不与人接触,但我觉得他们站在那里就已经跟人接触了,太暧昧了有点】
【居然真的要开始比了,好快】
这次是女单打头阵,北京时间下午五点开始,晚上十一点结束。
当前的报名人数多达40人,已经分了七组,是四个项目里最多的。
双人的赛程就很阴间了,要从凌晨一点比到六点。
不过等到自由滑时,除了男单以外,其他三个项目的时间都很阴间。
时差就是这样的,每次追比赛都很难受。
至于落选赛,由于本次世锦赛与明年的京张冬奥入场券挂钩,所以“冬奥落选赛”即下个赛季九月份的雾笛杯,再次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临近冬奥,冰迷们愈发关心与赛事相关的一切,连这些繁琐容易把人绕进去的名额问题,也开始频繁探讨了起来。
规则照旧,世锦赛上女单、男单分配的冬奥名额是24个,但实际上冬奥的名额有30个,余下6个在落选赛分配。
双人名额分配16个,冰舞19个,余下的前3后4的名额将在落选赛二次分配。
然而,与平昌冬奥及其之前不一样的是,本次落选赛新增加了“多于世锦赛自由滑人数的名额,将由未进自由滑的运动员在落选赛二次争取”的新规。
这个规定乍一看让人脑袋晕乎,实际上就是官方文绉绉的,翻译成大白话以后,大家一看就都明白了。
很简单,丛澜和桑莹两人一起拿到了3个女单名额,此时C参加了世锦赛但是没有进前24,所以没办法参加自由滑。
那么,这3个名额里就多出来一个没有被确认的,需要在落选赛里派“除了丛澜桑莹”以外的女单,去争这一个名额。
“未进自由滑”并不是限定必须由参赛者C去比,而是“只要没有参加过上次世锦赛自由滑的任何人都可以”。
强调的是不能由拿名额的人再次参赛。
落选赛失败的话,三名额变两名额,会作废一个。
空出来的名额就会在落选赛里分给别人,原定的6名额+1变成7,总会给出去的。
其他三个项目也是这样。
但如果是丛澜+桑莹+C(进自由滑了),那么不必二次比落选赛,三个名额是直接拿下的。
这条规则也同样适用于往后的世锦赛。
大家在吐槽赛事规则总是改来改去的时候,忽略了一点:正是因为现实不断变化,才会有打补丁的后续新规。
早先,丛澜刚升组参加世锦赛那会儿,她那两年甚至需要在赛前额外比一场,才能得到正式名额。
后来改了规则,sp前24进fs,这才省了一场预选赛。
现在又加了这么一个针对名额的规则,其实跟预选赛没什么差别,只不过时间改成下个赛季了。
它考虑的是这几年愈发猖獗的名额浪费问题。
因为有的国家参赛选手可以得到不错的成绩,一人拿到两三个名额,但次年很有可能他们没办法派出满额选手,这样一来,得手的名额就浪费掉了。
特别是临近冬奥,为了拿到最多的名额,哪怕有足够的选手可以参赛,也会仅仅派出一名或两名选手,来争取三名额。
有时候,一个国家的A可以拿到前十,那么就能有2个名额;但加上无法拿到前三的B,两人一起就只有1个名额了。
另外,若是A可以前三,B却在十名开外,那么就也只有2个名额,而非3个。
诸如此类,使得冰协在参赛上排兵布阵,开始浪费名额。
规定落选赛的参加人选“并未参加上届世锦赛自由滑”,则是要求该国冰协证明,他们是有另一个实力足够的运动员的。
冬奥入场券比世锦赛要少很多,会剔除掉一些国家,这种情况下拿到三名额但只来了一个、两个,就是更严重的浪费了。
就这点来看,落选赛新规倒是还不错。
只不过对于某些人来说就不太妙了,毕竟,参加冬奥拿个二十多名似乎也是能写进运动员履历的成绩。
那可是冬奥啊!
【雨好大:其他的我都不担心,就是这个冰舞,我们这次沿袭了2019WC的名额,终于去两组了!宋古真的好久没参加这种大赛了!】
【话说回来两组一起去的话,要拿两名额就得在28之内了,qh我不担心,sg可以吗?上次看他们还是去年的4cc,我记得成绩不怎么好】
【4cc不错啊,sg拿了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