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李渊已经有些手足无措了。
武德六年,长安的局势对于李世民来说更加的严峻。
太子党的裴寂,萧瑀分任左右仆射,天策府的旧人都被派往地方任职,让李世民在朝中的势力顿时一空,只有一个杜如晦,在李世民几次三番的恳求下,才被准许留在了天策府。
虽然形势不容乐观,可是李世民好像并不在意,每天该上朝上朝,该理事理事,兢兢业业的到天策府办公,其他事一概不理。
李承乾觉得李世民面对着原本高朋满座,十八学士济济一堂,文臣武将分列左右,如今却门可罗雀的天策府,心里指不定想些什么呢。
不过李承乾这个时候可没功夫替李世民操心,他自己这里还有一副烂摊子:李渊下了圣旨,李承乾住在宫里,由他亲自教养。说是亲自,不过是让自己和太子,齐王家的孩子在一起读书,皇帝“日理万机”,不是在这个美人的别院,就是在那个妃子的寝宫,哪里有空管自己这个四岁的小毛孩子。
【切!不就是想拿我做人质吗?这么拙劣的计策也拿来对付千古一帝的太宗皇帝,自己这个祖父还真的是很傻很天真哪。】
读书的间隙,李承乾很不客气的暗自腹诽着自己这个祖父。
虽然看不起李渊,不过他这个安排倒是给了李承乾方便,正好趁此机会搞好和太子,齐王两家的关系。
在李承乾的刻意结交下,太子和齐王两家的孩子很快就和他打成一片,有了这个基础,李建成和李元吉对待他的态度也缓和了不少。
对于李承乾亲近太子的行为,李世民并没有阻止,算是默许了。
。。。。。。
七月的时候,突厥再次犯边,边军作战不力,李世民被派往并州整兵备战,同去的还有太子李建成。
明眼人都知道,既然太子去了,最后论功行赏的时候,大头肯定是太子的,不少人都感叹,秦王这一次恐怕要为他人做嫁衣裳了。
站在送行人群中的李承乾看着父亲率军离去的背影,感受到了一丝孤独,一丝无奈,一丝愤懑,还有一丝决然。
李承乾觉得,李世民这头雄狮已经被彻底激怒了。
武德七年,最后一个敌人也倒在了大唐的铁蹄之下,新的帝国在旧帝国还没有散尽硝烟的废土上建立了起来。
李渊第一次体会到了做皇帝的乐处,一年之内,竟建了近十座宫殿。
未来的高祖皇帝现在每天勤勤恳恳,忙于后宫之事,有时候,李承乾不无恶意的想:真难为他这么大年纪,还有这么好的体力。
武德八年,沉寂了近两年的李世民终于打消了皇帝陛下心中的戒备,重新获得了信任,被单独派往并州防范突厥。
这两年,李世民收敛锋芒,恪守本分,好像已经接受了自己与皇位无缘的现实。
两年来,太子在长安官员口中简直是尧舜再世,这一次,李渊没什么表示,或许他也觉得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干脆就不再防着太子了。
可是他们都忘了,你不防备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
危险,总在不知不觉中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