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闵的话字字如刀,深深刺进蔺道昭的心头。他看起来面色如常,似乎常闵的话没有影响到他,其实他的内心极度痛苦。他何尝不知道收缩楚军和粮草,相当于把郢都城外的楚地和楚民拱手让给燕军。可他为了保住南楚朝廷,还是选择这么做了。或许在他心中,确实认为燕军是仁义之师,不会伤害手无寸铁的楚地百姓,可他嘴上不能承认。常闵抬头望着他。作为对手,常闵很了解蔺道昭。他知道自己的话已经触动了蔺道昭,于是继续说道:“蔺道昭,我告诉你,是你们南楚朝廷放弃了自己国家的百姓,你们楚国有今天的下场,那是咎由自取!”“实话告诉你,若是你龟缩在郢都城,而是坚守在楚国土地上,我燕军绝不可能如此轻易就打到郢都城下!”“你不要忘记了,上次燕楚国战,你是怎么守住寿州城的?!”听闻此言,蔺道昭不由的回忆起当年寿州城的那一场防守战。和今日一样,燕军在常闵的率领下疯狂攻打城池,不一样的是,当初寿州一战,楚国军民同心,一同抵御来犯之敌,而如今,楚民却站在了楚军的对立面。蔺道昭缓缓闭上眼睛,想掩盖住眼神中的背影。可这又怎么可能瞒得过常闵呢。他看着蔺道昭,继续说道:“是你们南楚朝廷放弃了自己的百姓,放弃了自己的国土。”“既如此,我燕军愿意接收这片土地,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结束这乱世,让他们都能过上太平日子!”常闵的话字字发自肺腑,在场的楚军,燕军,以及楚地百姓都深受感动。秦力更是被堵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用求助的目光看向蔺道昭,低声说道:“太尉,这该如何是好?!”蔺道昭缓缓睁开眼睛,他表面上风轻云淡,实则已经破防。常闵这番行为,本就是无解的攻击,这攻击不在于攻城,而在于攻击人心。蔺道昭缓缓转过身,背对着城外的人,继而一口鲜血从口中喷涌而出。秦力看到这一幕,震惊的说道:“太尉!蔺道昭一挥手,淡淡的说道:“输了!”言罢,他双眼一闭,浑身无力的倒在地上。秦力赶紧蹲下,拍了拍蔺道昭,焦急的喊道:“太尉!”“太尉!”……他叫了好几声,蔺道昭都没有反应。周围的楚军也都围了过去,皆一脸担忧的看着蔺道昭。蔺道昭在楚军中的威望是毋庸置疑的,楚军虽然厌战,思乡,却对蔺道昭心怀敬意。秦力喊了半天,蔺道昭都毫无反应,然后对身旁的士兵说道:“快!快把太尉抬到楼下,请大夫过来诊治。”“是!”这个命令无人违抗。两名士兵抬着蔺道昭下城楼,还有一名士兵骑上马去找大夫。秦力则即在城楼上,代替蔺道昭镇守城楼。可此时城楼守军已经大乱,秦力待在这里也没什么用。毕竟他不是蔺道昭,镇不住这场面。此时,在郢都城下。常闵看到蔺道昭吐血到底,被人抬走,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或许是英雄相惜,他并不愿如此。骆奋见郢都城守军大乱,连忙走到常闵身边询问道:“大将军,我们是不是应该趁现在攻打郢都城。”听到骆奋的话,常闵才从刚才复杂的情绪中回过神。他摆了摆手,一脸淡然的说道:“不用这么着急。”“如今楚军已经军心涣散,一定会生乱的。”“大燕即将一统天下,我们现在要争取民心,不要妄造杀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事情绝不能再度发生。”听完常闵的解释,骆奋对大将军愈发钦佩,连忙抱拳说道:“属下明白了!”常闵摆了摆手,对骆奋说道:“好了,咱们的目的也达到了。”“你去转告陈积,让他组织军队后撤回营!”“是!”骆奋策马回到阵中。不多时,楚地百姓再度回到阵中,大军全体后转,开始撤退。常闵临走之前,看向城楼,高声喊道:“楚地的儿郎们,你们的家人正等着和你们团聚,只要你们愿意归降,我不会为难你们,而且越早归降的人,还会得到赏赐。”“诸位,好自为之!”说完这句话,常闵骑着马回到燕军阵营。大军缓缓撤回营寨。此番燕军没有攻城,但所取得的效果,恐怕比攻城还要厉害。燕军回到营寨后,继续休整,等待时机。白天郢都城一切如常,楚军依旧坚守城池,好像常闵的话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是日夜。在郢都城的城楼上,忽然有许多麻绳缓缓落到城外。一伙人顺着麻绳逃离了郢都城。这些人身着楚军盔甲,他们逃向的地方正是燕军营寨。这些人到了燕军营寨后,立刻得到了常闵的赏赐。他们开开心心的拿着这些钱回家了。中军大帐内。陈积笑着对常闵说道:“大将军,如今南楚朝廷人心尽失,楚军叛逃,我们是时候攻城了。”岂料,常闵却异常淡定,他摆手说道:“还不急。”“这些叛逃的人不过是普通士兵,对楚军来说无伤大雅。”“再等等,再等等。”……翌日一早,楚军的高层将领便发现昨夜有叛逃的士兵。此时蔺道昭正在昏迷之中,这一情况只能上呈潘太后处理。潘太后哪里懂这些,在一群文臣的引导下,选择用高压手段,严厉约束楚军,防止再有楚军叛逃。可这种手段怎么能行呢。残酷的手段短时间内有效,可长时间内会让矛盾越积越深,直至最终爆发。更何况,蔺道昭一倒,没有能代替他的人来领导楚军。南楚朝廷也无法控制楚军。就这样,不断有楚军深夜叛逃到燕军那里。人数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五日后,郢都北城门的副将派人给常闵传了一封书信。他要投降燕军,并帮助燕军,里应外合拿下郢都城。:()大燕宫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