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原本的懿文太子一系的东宫还是如今的东宫一系,对上天子庞大繁杂的后宫,都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而且天子虽然下令妇寺不得干政,但是被他下狠手惩治的多是宦官内侍,孝慈皇后、一些出身较高、受过良好的皇妃,都有机会时不时在天子面前进言一番。如此一来,天子要让自己的妃嫔殉葬,也是为了给储君留个清静、不需要多烦心的宫廷。讲得明白一点,就是天子替储君把白脸唱了,恶名天子担,储君就算照做也不会有人敢议论他。祁元询当然知道,如果天子下令,让他的妃嫔们全部殉葬,对他们家来说有多大的好处。毕竟天子的妃嫔就是皇子的庶母、皇孙的庶祖母,就算彼此之间没有什么亲情,一顶孝道的帽子压下来,总会容易引人多嘴的。不殉葬,那么解决这个问题就非常的麻烦,让他们殉葬,难题马上就迎刃而解。但是,祁元询要的就是不走寻常路,破坏天子已经定好的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刺激天子,让他垂死病中惊坐起。祁元询拿着还没上给天子的奏书默默抚胸:皇爷爷,我不是故意气你的,你要知道,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反应祁元询要上的奏疏还没进呈给天子,就被他爹提前截下来了。看到祁元询奏疏上的内容,皇太子很感动,并送了他一句温暖人心的话:“你得庆幸你是父皇的孙子,不是父皇的儿子。”虽然辈分确实是孙子,但是祁元询并不想在这件事上当孙子。祁元询受封皇太孙,天子并未为他营建皇太孙宫——之前皇孙们入京读书的时候,宫中新辟了百孙院供给诸皇孙居住——而是令其夫妻住在皇太子宫后的宫室。因为祁元询欲上奏疏不宜让外人知晓,是以太子与祁元询并不是在文华殿分说此事,而是在东宫后殿之后的小院龙德斋的书房里谈论的。皇太子戎马半生,自有一股气势,瞪着祁元询的目光更是凛然得吓人。题为《请允诸王、公主奉养其母疏》的奏本被重重地砸到书案上,皇太子冷冷地道:“你到底是怎么想的?父皇欲令妃嫔殉葬,你却不合时宜地上疏请让诸王公主奉养他们的母妃?”祁元询和亲爹之间,见面的时间太少,皇太子受封前,还是赵王的时候,与他一向聚少离多,彼此之间父慈子孝,却都透着一股生疏。不过皇太子该行使父亲的权力的时候,是半点都不会客气的。如果是祁元询恢复前世记忆之前,他可能还会感到惊惶——虽然是亲爹,但是在皇家这种父权至上的地方,伴君如伴虎才是他时刻应该谨记的——可是现在,他受到的影响却不多。虽然是被质问着的,祁元询的心情却十分平静。“儿子自然是想着殉葬之俗有伤天和,令诸王奉养众妃,也能积德。”“呵?积德?”太子的不屑之情溢于言表。关于这一点,祁元询还是很能理解亲爹。莫说天子和太子都曾久经沙场、杀敌无数,就是天子登基后,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杀的人也不少了。这种情况下,祁元询说出积德这种词,也无怪太子会嗤笑。但这确实是祁元询真实的想法。当皇帝自然要狠得下心,有时候做大事,并不能想着世人的眼光如何,否则很有可能会惨淡收场。但是,祁元询认为妃嫔殉葬这种事,只是小节,即便妃嫔们不殉葬,也不可能影响到天下的安稳。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仁慈一点呢?天子让他的妃嫔们殉葬,根据如今收到天子明里暗里的示意的妃嫔们的名单,其中不乏有出身名门、育有多名皇子、公主的高位妃嫔。按照懿文太子逝后的殉葬例子来看,从殉的只有没有生育的妃嫔,出身比较高的妃嫔也都是有得免之权的。作为皇太子,祁元询相信他爹一定能看得出来天子的用意是什么。古来有后宫、宦官、外戚干政之患,天子自然要将这些提前排除,保国祚万年。很显然,天子的这些从殉妃嫔们,就是他要排除的后宫干政之隐患。祁元询要反对殉葬这种草菅人命的事,但是呢,在这种古代背景下,他又很难跳脱前人的窠臼。纵观前朝兴废,有数个朝代的皇帝,在驾崩之前,都是会遣散后宫未曾生育之妃子的。既节省宫中财货,又能让妃子得到自由身,不必将剩余的青春全都消耗在宫中。但是,这个最简单的方法,也是祁元询最先排除的。且不说天子要求从殉的妃子里,有不少都是有生育过的,就算都是未曾生育的,祁元询也不敢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