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齐齐斥骂。
“什么?北炎蛮子真是太卑鄙了!”
“堂堂九幽大将,居然行如此龌龊之事!”
“好在赵老将军乃是天星七将之一的天璇上将,否则天门关必失!”
百官群情激愤,义愤填膺。
郑渊不动声色,目光淡淡扫过眼朝堂上站在众臣最前方的三人。
此三人正是先皇驾崩前任命的辅政大臣。
见他们还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郑渊就把心落在了肚子里。
“天门关乃北防重地,万不能失,众卿觉得派遣哪位猛将前去迎敌合适?”
此言一出,众臣纷纷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边疆战事非同小可,做好了自然是大功一件。
朝堂上虽无派系争斗,但众臣所识的亲友中,自然是有渴望建功立业的将士。
所以当天子说出此话,不少人的心思活络了起来。
不过几息时间。
数名大臣就急切地站出来举荐人选。
“陛下,凌西侯之子洪录有劈山断江之力,可担此重任!”
“微臣推荐袁公之孙袁达,此子勇猛无匹,曾一骑当千,于万军丛中斩杀敌酋。”
“臣保举偏将军陆勇,他的神通天眼可观百里纤毫,北炎蛮子断无诡计可趁!”
“陛下……”
众臣各抒己见,纷纷推举相识之人。
被推荐的人都是年轻一辈的翘楚,可郑渊都不甚满意。
不是不给机会,而是此事关乎边疆安危,稍有差池就会弄出大祸。
必须得派个老将一鼓作气击退北炎朝的来犯之敌,方显我天华神威!
郑渊如此想着,眼神却不由自主的瞄向御阶下站着的老者。
老者名为闻青山,是当朝的太师。
身为三朝元老,闻青山与丞相诸葛玄策以及柱国公慕容楠同为托孤大臣。
共同扶持郑渊这位十五岁就登基为帝的天子处理朝政。
作为天华皇朝的战力天花板,年逾古稀的闻青山眼皮半瞌,悠哉悠哉地打起了瞌睡,对郑渊充满期待的目光恍如未觉。
“老师他又在装睡!”郑渊无奈。
闻青山作为自己修行一途的启蒙老师,他即便身为天子,也不能不敬。
更何况闻青山手中还拿着先皇亲赐的‘责帝尺’。
有这把神尺在手,闻青山上打昏君,下斩佞臣,权能几乎是高出朝堂上的诸位公卿一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