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届柏林电影节有超400部电影需要放映,12天内放映1700多场,许多影厅人满为患,名全世界的专业人士和3404名电影记者齐聚柏林,20吨的电影材料让这场电影盛宴更添色彩。紧接着,李元青前往了《血腥星期天》的影厅。这部片子名气也不算小,毕竟刚刚在桑丹斯独立电影节上夺得世界电影单元的观众大奖。这片子看了让人觉得不舒服。镜头太逼真,就像纪实影像一样。故事其实不难理解,影片重温了1972年1月30日在北爱尔兰derry地区的一次民权和平游行如何演变成流血惨案的全过程。电影最冲突的部分就是平民一方的暴力挑唆和以讹传讹激化了双方的恐惧和误解,日不落士兵直接射杀13个手无寸铁的平民。李元青出了影厅,还和几位爱尔兰观众有短暂的交流。他们见李元青这个亚洲人看这部片子看得这么认真,都非常愿意分享自己的所见所得。甚至还有人告诉李元青,他还是这场事件的亲身参与者,诸多细节他说起来滔滔不绝。影片其实是想推动和平,但爱尔兰人似乎更希望有尊严有自由的“和平”历史和现实在屏幕内和屏幕外以这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交织在一起。结束了这部影片,李元青又开始了选片。有一些入围片是不参与评奖的。比如《美丽心灵》这片子去年年底就在北美上映了。好评如潮。李元青也认为这部片子戏里戏外都带给人心灵的震撼。故事改编自数学家约翰纳什的亲身经历,年少麻省理工学院求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发现患有精神疾病,他和妻子结婚离婚,最后还是在妻子的帮助鼓励下获得诺贝尔奖。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并不罕见,从古至今,无数人不屈于命运,向着磨难险阻冲锋,但能像约翰纳什这样通过意志战胜精神疾病继而取得伟大成就的确实少之又少。不管是第几次看这部电影,李元青都会有别样的感触。看完《美丽心灵》,李元青选了德国电影《烤肉点》这片子好像还有个名字叫“半级台阶”这部电影拍的太随意了,跟人们印象中严谨的德国人相差很大。这部电影具有很强烈的实验性和先锋感。非常个人化而且开放的dv纪录片风格,故事内容是对日常生活的残酷展示。两对夫妻,日常生活极其单调无聊,拍摄者也是故意把他们的状态拍得毫无张力。但人本身就是充满矛盾的,所以电影里的角色潜意识里对艳遇充满渴望、对自我极度怀疑、对情感无尽忧郁。所以他们的婚姻就如同那“半级台阶”一样,不上不下。对导演而言,他在创造艺术,所以他拍的很愉快,状态很松弛。映后交流时,导演透露这部影片开拍时候只有一个大概想法,每天的拍摄没有剧本,没有压力,所有人都能在自己的工作范畴里自由发挥。但对观众可真就是不友好,我已经过得充满无聊透顶,枯燥乏味,你还要把生活就那样扒个干净。李元青看完,缓了一会。然后步入了法国影片《星期一早晨》的影厅。这部电影,李元青看了简介,应该是部喜剧。结果开头又是一个无聊透顶的男人。文艺片导演真的太喜欢描述平淡无聊的人生,他们知道这玩意儿看了不舒服,还专门就是要拍给你看。男人如预想的那般,在长时间的平淡生活中开始向往起诗和远方。男人离开了小镇,前往威尼斯。他发现那里的人们好像特别自在快乐,周末与新朋友的快乐情境仿佛超脱了他所有的灰暗。结果等他加入,周一早晨,一样的闹钟、一样的琐事家常、朋友一样是焊工、一样开车上班,工作的工厂也惊人相似。导演和观众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还以为他挣脱了牢笼,没想到只是从一个旧牢笼飞到了一个新牢笼。最后男人还是回到了原来的地方,一切的一切都没发生什么改变。这明明是喜剧片啊!怎么还看得让人抑郁了。果然,喜剧的内核还是悲剧。李元青不打算再看下去了,国外的文艺片太生猛,除了对生活的无情展示,还有就是各种在内地无法过审的情节,会导致生理不适。李元青也不打算在电影节上逛其他的风景了,因为这里已经出现许多从事男性软件硬化事业的工作者了,这种人流量大的活动,她们不可能错过。所以刘如梅拉着儿子到别的地方游玩去了。柏林旅游当然要从柏林墙开始。一千多米的画廊,风格迥异的绘画就那样嵌在一起,确实很“包容”这个墙背后的历史突然引起了老妈刘如梅的回忆,想起以前的一些日子。“妈,你跟老爸的事情说了很多遍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得,你不爱听,我拉着小薇说。”“小薇啊,当年那事儿”徐薇也很无奈,真老板还没成年,太后垂帘听政,她能忤逆太后?再说了,太后这段时间对她也很照顾,买了不少好东西,听她唠嗑又咋了。一行人又去了勃兰登堡门,听说这里见证了德国历史。人很多,各国的游客都有。李元青都戴着口罩了,竟然还能在这里碰到国内粉丝,华国人还真是无处不在。“元青,我好:()华娱,辉煌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