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岳华为今天的这场手术已经准备了三个月,患者是一名先天性失明的五岁儿童,他的父母本来已经不抱希望,再知道有这种手术后。这对父母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抱着一线希望带王明明在医院做了全套的检查,检查结果发现王明明的视网膜和神经并没有受损,可以通过骨齿人工角膜移植手术复明。
这对父母欣喜若狂,他们每天都在期待王明明恢复视力的样子。随着第一阶段手术的成功,人造眼在王明明身体上成功生长出血管。今天是移植的手术,只要手术成功,王明明就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田岳华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场手术,在这之前,他已经做成功了三个案例,但是这么小的患者还是第一次。对他也是一场新的挑战,经过三个月的观察,人造眼的情况还不错,再跟导师视频会议后,田岳华决定不再等待,马上进行第二场手术,把人造眼移植到患者眼中。
作为国内唯二会做这场手术的医生,所有的步骤都需要他一个人把关,一旦有一个失误,就会前功尽弃。
首先要把生长好的软组织缝合进患者的眼部表面,这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作。田岳华屏住呼吸,根本不敢有一刻的分心。
就在这个时候,护士提醒他,医院墙壁内出现不明虫类,建筑随时会塌。院长问他们手术进行的如何,可不可以中断,先把患者转移到别的地方继续手术?
田岳华一声没吭,缝合的手都没有一丝颤抖,汗水划过额头,他微微侧过头,用平静的声音对旁边有些无措的实习医生道:“擦汗。”
另一个巡回护士立刻过来把田岳华的汗水擦掉,手术室内原本还有些心神不宁的人在田岳华的冷静自持下恢复了原来的节奏。
手术室里每一个人都不出声,生怕干扰到了田岳华的动作,纷纷竖起耳朵听田岳华的吩咐。
对于这些人来说,能够亲眼目睹这样一场复杂又高难度的手术也是一种享受。田岳华的手非常的稳,这也是他能够进行这样一场手术的关键。每一个缝合的动作都可以写入教科书中,实习医生目不转睛,想要把这一幕深深刻在脑海里。
至于楼要塌了?这件事情并没有在他们的心中留下多少痕迹。
他们把所有的一切都投入到了这场手术当中。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从缝合软组织到最后移植骨齿,田岳华的速度不仅没有放缓,反而加快了不少。
有的人越是在危急关头越是超水平发挥。田岳华就是这样的人,他不仅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手变得更稳了,最难的两个步骤完成,田岳华呼出一口气,对一旁的助手道:“光线导入视网膜。”
手术室其他人纷纷露出惊喜的神色,因为这是最后一步,成功后患者就可以恢复视觉了。
田岳华从手术台下来,巡回护士脱掉他的手术服,他摘下手套,手都被汗水泡发皱了,水从手套里滴下来。他才扭头问护士:“你刚刚说什么?院长怎么了?”
原来当时他根本就没有听清护士说的话。
手术室里的其他人这才从惊喜中醒过神,才意识到不好,连忙收拾东西准备转移。
田岳华推开手术门,护士和助手推着病床就急匆匆的往救援通道赶。一直焦灼着等待在手术室门外的王明明父母一下子站起来,他们一面是担心王明明因为手术无法及时登上救护飞机,一面又担心手术室里的医生因为意外中断手术,放弃手术。
田岳华急匆匆的说了一句:“手术进行得很成功。”一边快跑跟在病床旁边。
王明明父母脸上的笑容几乎阻拦不住,哪怕是这样危急的时刻,也抑制不住的开心:“太好了太好了,谢谢医生,谢谢医生!”
最后一架救护直升机升上高空,一直关切这件事情的人群爆发出欢呼雀跃的声音。
医院的其他病人早已经登上了大巴,向着其他接手这些病人的医院转移。建筑周边已经用长长的警戒线围起来,一辆辆警车当做围墙停在马路中央,拦住过往的车辆。
已经有嗅觉敏锐的媒体开着摄像车来到附近。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大家对向来喜欢追风捕影的媒体越来越不感冒,原本还想要关注这场事情后续的人见到记者,竟然如避蛇蝎一般纷纷退避。
有记者想要跟警察协商能不能进去拍照,被辅警推开了,竟然还有旁人在叫好。
·
由于尹青荇手机掉学校里,孟悦心找人借了枝笔在尹青荇的手掌心上留了一串电话。她竟然是个体育老师,同时还是国家百米一级运动员。
她觉得尹青荇是个练体育的好苗子,而且尹青荇的学习成绩也不算很好,哪怕最后一年努力也就是上个二本的水平。与其这样,还不如试试其他的路子,也许会有更好的发展。
其实尹青荇这个时候入行已经有点晚了,但是谁叫孟悦心见猎心喜呢。她刚刚旁观,尹青荇的速度甚至不输于她,潜力巨大,只是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一旦经过专业的培训,说不定还能参加奥运呢。
陈妮非常疑惑,因为平时,尹青荇在体育方面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天赋,上一次八百米才将将过线呢。她只能把一切当做尹青荇平日里太低调,这会儿遇到危急情况,就爆发了。
孟悦心留下电话就离开了,她好像并不担心尹青荇会拒绝。
又或者,尹青荇打不打这个电话,她并不太在乎。
她真的很潇洒。陈妮有些羡慕的看着孟悦心一点都不留恋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