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弘闻言,为之一惊。
如今各地粮食渐渐成熟,正是要开始收获的时候。
豫州各地强征青壮,必然会导致各地收割粮食会比较慢。
袁术的这道命令一下,可想而知,即便百姓们拼命地抢收粮食也肯定会来不及。
而一旦以放火,必然会导致豫州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粮食歉收。
且杨弘也清楚百姓们粮食歉收,各地的官吏与世家可未必会减少要求百姓或佃农们上交的粮食数量。
这一来二去的,来年豫州非得闹饥荒不可。
不过,杨弘也明白在这等生死关头,袁术不会在意这等旁枝末节,阻拦李基进军才是当务之急。
而随着袁术的这一道命令迅地往着汝阳东侧沿途的郡县城池传递,田地里也随之开始燃起一场场大火,烧得无数百姓绝望地哭泣。
对于底层百姓而言,他们一辈子或许都没有见过黄金是什么,惟独明白田地里那些金灿灿的粮食便是活命的依仗。
他们不理解,不明白,为什么要烧掉田地里那些已经能够开始66续续收割的粮食。
来年,该怎么活?
青壮被强征,粮食被焚烧,绝望的阴霾笼罩在了豫州大地之中,让豫州百姓们似是已经看不见明天在哪里。
而一路急行军直奔濄水的李基,也很快就现了大片大片化作了一片焦土的田地。
“老师,我派人在周边找了几个老农询问了一下,田地里的粮食都是昨日就近城池里的官吏派人来放火烧掉的。”
做事渐显谨密的诸葛亮,很快就查明白了此事,匆匆地骑着一小马驹来向李基汇报,脸上难耐忧色。
显然,诸葛亮也明白在这个时候田地里的粮食大规模被烧,对于百姓而言意味着什么。
除非来年的朝廷或者豫州能调动大量粮食救灾,否则受到波及的百姓必然会出现饥荒。
这一点,李基看得更是清楚不过。
这个时代脆弱之极的小农经济,是经不起如此的折腾,天灾人祸都会瞬间打破他们的平静生活。
“袁术这是在坚壁清野,焚烧粮食,担心我军会就食于敌……”
李基感叹了一句,沉吟了一阵后,开口道。
“亮儿,记录我口述之言,即刻送往寿春以及主公处。”
“是。”
诸葛亮连忙应声,然后从袖中拿出炭笔,准备书写在袖子处。
如今大军还在行进途中,自然没有条件慢慢研磨笔墨。
且诸葛亮虽也有过目不忘之能,但为免疏漏,还是准备书写在袖子处,方便事后准确传递李基的命令。
“豫州百姓受兵灾波及,青壮被大量强征,又有大量粮食被焚烧殆尽,来年或有饥荒之祸,着荆扬二州秋季粮食入库后,大量调动粮食至边境准备。”
“豫州一战若胜,调拨粮食入豫州内做好赈灾的准备;豫州一战若遭挫折,亦需让荆扬二州做好接收逃难灾民的筹备。”
说罢,李基一边继续骑着战马行军,一边远远地看着那田地里的粮食,也不禁颇感惋惜。
乱世之中,钱财固然重要,但粮食才是一切的根基。
即便是引入了高产粮种的刘备集团,受限于人口以及耕地面积等等原因,粮食依然是相当的宝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