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他们不敢造反,恐怕朱雄英想指挥他们也很难。
想要削藩遇到的阻力,会比汉文景二帝时期还要大,甚至不排除出现西晋八王之乱的局面。
想要压住藩王,就必须在军功上越他们。
前世朱棣自己带兵打仗,成为当时大明军功最大的人,藩王被压制没机会立功。
可朱标对军事了解并不深,让他带兵打仗是不现实的。
那么就只能指望朱雄英了。
他年龄还小具有很强可塑性,想将他培养成文武双全之人并不难。
至于他上战场的机会,看似不可能,实际上机会非常大。
以他和朱棣的关系,等学有所成,和朱元璋说一声想去北平镀镀金。
作为马上得天下的皇帝,老朱比谁都明白军权的重要性,反对此事的可能性极低。
只要朱雄英能上一次战场,那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
不指望他成为李世民、朱棣这样的人,只要他知兵懂兵有军功在身,就足以镇压文武群臣和诸藩王。
到时候不论是变法革新还是削藩,都要容易的多。
而自己作为太孙伴读,不出意外的话,中枢必有一席之地。
朱雄英不被掣肘,他这个臣子也能做更多的事情。
想到这里,陈景恪心中已然有了决定。利用伴读的身份,潜移默化给朱雄英灌输一些思想。
比如眼下,他不是想习武吗,正好引导他从现在开始就打磨身体。
“太孙现在习武还为之过早,不过倒是可以和我学习太极拳,慢慢的打磨身体。”
“或者找军中的武艺,先将套路学会。等到十一二岁的时候再正式习武,能更快的上手。”
朱雄英对他很是信任,迫不及待的道:“好呀好呀,你快教我打太极拳吧。”
陈景恪当即就带着他,绕着小院慢跑了两圈。
朱雄英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只是略微活动一下,就大汗淋漓。
陈景恪并没有让他休息,而是直接开始打起了太极。
“今天我们先学第一节,第一个招式是……”
就在两人教学的时候,朱元璋走了进来。
他准备上早朝,顺便来看一眼朱雄英,然后就看到这一幕。
见两人很用心的学习,他远远就停下了脚步。
只是看了几眼,就知道教的是太极拳,心中很是满意。
他并不反对子孙习武,甚至很支持,他的儿子里可是有好几个文武双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