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梦成忽然开口:“大人,赵某倒是有个讨巧的法子,既不用劳民伤财,又可以皆大欢喜。”
黄县令忙追问:“你快说说。”
第55章无赖
赵梦成来之前便早有准备,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
“黄大人,请看。”
黄县令一脸疑惑的接过去,翻开第一页便看入了迷。
只见小小的册子上,书写的却是务农增产之法,从育种,催芽到沃肥应有尽有,零零总总,让黄大人一眼便认定,若能落实下去,今年上河镇必能丰收。
他心头一喜,眉头却皱得更紧。
将册子放下,黄大人看向赵梦成:“法子确实是好法子,与百姓有利,乃是利国利民之良策,可惜了。”
赵梦成像是看不懂他眼中遗憾和郁卒,开口问:“若能得稻穗百颗,扎成两束呈上,岂不妙哉。”
“百穗为百岁,双呈为双乘,取义百岁乘百岁,恭贺圣人万岁无疆。”
黄县令自然也知道这办法好听又实惠,更难得是能表彰他这个当地父母官爱护百姓,一心为民,实乃一举双得。
但一切的前提是,圣人得是个明君。
黄县令脸色沉沉,许久才开口:“本官曾在京城为小吏,六年前,曾有御史当朝弹劾圣人耽于享乐不顾民生,闹得沸沸扬扬。”
“你可知道那御史是何下场?”
赵梦成侧耳倾听。
黄县令想起当年的事情,鼻尖依稀还是血腥味:“他被拖出去当庭杖责,牵累三族,自此之后,朝堂上再无人敢提民间疾苦。”
“圣人说,他乃是天子,自有天佑,大周理应年年丰收,岁岁有余,既如此,又哪里需要什么丰产之法。”
他背着手踱步:“朝廷官员报喜不报忧,各地灾祸都不敢报到圣人跟前,丰产之法是好,献上后却福祸难料。”
赵梦成听懂了他话中未尽之意,当今皇帝就是个贪图享乐的昏君,只喜欢美女财宝,对其他事情不闻不问。
下面的官员害怕送命,一味逢迎,以至于如今正经的治理一地,倒不如溜须拍马有用。
黄县令沦落到上河镇,可见在朝中无人,几次三番的请求免税无果,可见当地知府的态度。
看来大周的皇帝比想象中还要荒诞。
赵梦成心知大周也没剩下几年,能熬那么多年算他底蕴身后。
“大人辛苦了。”赵梦成起身作揖。
黄县令见他如此,深有知己之感,连忙将他搀扶起来:“只恨本官位卑言轻,无能为力。”
赵梦成反握住他的手:“大人,赵某还有一个办法。”
“圣人千秋,意在吉祥,不如拿出十两金子,请工匠打成最薄的金箔,再让上河镇百姓按下手印,写下贺语。”
黄县令微微一顿:“这……可行吗?”
赵梦成劝道:“十两金子,上河镇富贵人家凑一凑也就够了,难就难在这份心意,需要上河镇上上下下所有百姓都参与。”
“有什么比整个上河镇百姓都送上恭贺,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更能证明大人您一心为君,忠君爱国呢?”
黄县令立刻明白过来,赵梦成的意思是,要让城中富户出这个钱,十两金子虽然不少,但上河镇的大富人家扯一扯,确实能凑出来。
金子的延展性好,十两金子足够打造成一副画卷,到时候百姓们按下手印,卷起之后,倒也有几分像样。
若还是不够,他倒是也有些积蓄。
再不行,往里头掺入银子,取一个日月同辉的名头,似乎也可行。
黄县令脑子中闪过好几个法子,心底已经顺着赵梦成的话去想。
“你让我再想想。”他口中却这么说。
赵梦成没催着黄县令做决定,又开口道:“大人,那赵某就先告辞了,还请大人收下丰产之法,虽对上无用,但或能救人无数。”
黄县令露出两分笑容,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梦成,你不来衙门是本官的损失。”
“梦成志不在此,但身在上河,也是大人治下百姓。”